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自2014年12月全面通水至今已近5年。記者從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管理局獲悉,中線工程通水以來,工程運行平穩,供水量逐年增加,截至16日已累計調水超過255億立方米,沿線直接受益人口超過5859萬。
監測數據顯示,近5年來,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對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河南四地的供水量連年上升,效益超過預期。本月初,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超額完成2018至2019年度調水任務,累計供水69.16億立方米,達計劃供水量的117%,對四省市的供水量均超過年度計劃分水量。
記者近日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沿線采訪了解到,中線工程通水運行以來,“南水”已成為京津冀豫20多座大中型城市的主力水源,顯著改善了沿線群眾的飲水質量,一些地區的群眾因此告別了高氟水、苦咸水。
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,目前,“南水”已占北京市主城區自來水供水量的7成,并成為天津市14個區居民的供水水源;河南37個市縣也用上“南水”,其中鄭州中心城區自來水8成以上為“南水”;在河北,石家莊、邯鄲、保定、衡水等城市的主城區“南水”供水量占到75%以上,部分城市全部用上“南水”。
水質監測數據表明,幾年來,中線工程輸水水質始終穩定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Ⅱ類以上,Ⅰ類水質斷面比例達到80%左右。
除供水外,這項工程在生態效益方面也十分顯著。近年來,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向沿線30多條河流補水,使河湖水量明顯增加。2018年至2019年,中線工程實施了華北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補試點工作,累計向滹沱河、滏陽河、南拒馬河3條試點河段補水13.9億立方米,形成長477公里的水生態帶,地下水回補影響范圍達到河道兩側近10公里。
2019-12-04
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近5年受益人口超5859萬
添加時間:
- 2020-03-27 江蘇省強化水利重點工程施工揚塵防治監督管理
- 2020-01-09 人民日報: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通水 220萬人將告別“十年九旱”
- 2020-01-09 海河水利委員會廉政辦組織廉政文化建設示范單位考評工作
- 2020-01-09 松遼流域5條跨省江河水量調度工作取得新進展
- 2019-12-18 南水北調中線通水五周年向天津供水45億立方米
- 2019-12-18 天津市全面實行“雙總河(湖)長”
- 2019-12-11 河南省水利廳雙重預防體系建設推進會在白龜山水庫管理局召開
- 2019-12-10 從嚴管理水土資源 獨流減河河口區域正式實施封閉式管理
- 2019-12-10 水利部積極宣貫節水型高校標準
- 2019-12-05 黃河水利委員會研究《“智慧黃河”實施方案》
- 2019-12-04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北延應急工程開工
- 2019-12-04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近5年受益人口超5859萬
- 2019-12-02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北延應急供水工程開工
- 2019-12-02 央廣網:節水出新招!山東省威海市針對重點用水戶推行水務經理管理制度
- 2019-11-07 人民日報:水沙調控體系初步建立,減少黃河泥沙淤積 大河萬里浪淘沙(大江大河·黃河②)
- 2019-11-06 中國水利報:禮贊中國水利70年 水美中國 景惠民生 水利風景區扮靚母親河——黃河流域水利風景區促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創新實踐
- 2019-11-05 人民日報海外版:為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提供堅實屏障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實現大江截流
- 2019-11-05 新華社: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成功實現大江截流
- 2019-11-01 中國財經報:高校節水大有可為
- 2019-11-01 黃河水利委員會9家水管單位通過國家級水管單位考核驗收
- 2019-10-31 農民日報: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成功實現大江截流
- 2019-10-31 湖北省水利廳組織召開引徐濟安飲水工程推進會
- 2019-10-30 轉載:第二屆進博會籌備最后沖刺!李強今天實地檢查,要求踢好“臨門一腳”
- 2019-10-29 科技日報:規模以上河湖“四亂” 將在2019年底前基本消除
- 2019-10-29 人民網:"2019行走黃河”之龍羊峽水電站篇:這里有群"光伏羊"
- 2019-10-25 人民網:【美麗河湖】河長制從“有名”到“有實” 繪就“美麗河湖”錦繡畫卷
- 2019-10-24 太湖流域多管齊下治理水環境 聯動聯治水更凈
- 2019-10-24 重視治理保護,統一水量調度,實現連續20年不斷流 九曲黃河千重浪
- 2019-10-23 湖北省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推進會在武漢市新洲區召開
- 2019-10-22 新華社:水利部將全面加強江河流域水資源管理